认识误区害人不浅,宫颈糜烂真的是病吗

2021-8-2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宫颈糜烂曾经是一个困扰了女性多年的疾病。女性朋友们去做体检,十有八九几乎都会被诊断为宫颈糜烂。一听到“糜烂”这个词,大家都会感到非常担心,以为得了什么大病,医院妇科就诊治疗。然而,宫颈糜烂真的是病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科普下……01什么是宫颈糜烂?宫颈糜烂并不是一种疾病。年,本科第7版《妇产科学》教材已经取消了“宫颈糜烂”这一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取而代之。所谓的宫颈糜烂,实际上是宫颈的柱状上皮在雌激素的刺激下,周期性地向外发展和向内退缩的正常生理现象。02为什么把宫颈糜烂改名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医生能从阴道内看到的部分是上图那个黄色的部分,即是宫颈的外观。靠近阴道内的是比较光滑的鳞状上皮细胞,而靠近子宫那个方向的是看起来比较像“糜烂”的柱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质之间处于动态平衡。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所谓的宫颈糜烂,其实是宫颈柱状上皮外翻。03为什么女性会发生宫颈糜烂这种生理性现象?青春期前:女性卵巢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机体雌激素水平低下,宫颈柱状上皮就靠内侧些,不表现为糜烂。青春期后:来了月经以后,宫颈柱状上皮在雌激素的影响下,更多地朝外侧发展,类似“糜烂”一样的柱状上皮即可在妇科检查时被发现。绝经以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宫颈柱状上皮又开始退回内侧,此时再进行妇科检查,“糜烂”也就看不见了。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所谓的宫颈糜烂就是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生理现象。04宫颈糜烂有什么临床症状?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没有什么特殊的临床表现。   有些人可能会有接触性出血(同房后出血)的表现,但只是宫颈的个体差异,就象有些人嚼点硬东西,牙齿或者口腔就会出点血。   如果有白带增多、发黄、有异味时,则是宫颈炎的表现。宫颈潴留囊肿和宫颈肥大也属于慢性宫颈炎。05为什么宫颈糜烂分为轻、中、重三度?在以前的医学教科书上,还有宫颈糜烂的所谓分度诊断,称之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宫颈糜烂,认为糜烂范围的大小代表炎症程度的轻重,糜烂面积小于1/3的是轻度,1/3~2/3是中度,超过2/3是重度。如果理解前面所述的所谓的“宫颈糜烂”的真正机制,就很好理解了,这个其实就是受雌激素影响后柱状上皮外翻的程度不同,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06宫颈糜烂需要治疗和定期检查吗?如果理解了前面所述的内容,就不难明白,所谓的“宫颈糜烂”其实大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不需要进行治疗。但需要提醒的是,对于有症状(如白带增多、色黄、有异味、接触性出血等)者,医院妇科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需根据个人病情而定。宫颈的定期检查(TCT和HPV-DNA检查)是必要的,这个不是为了预防宫颈糜烂,是为了预防宫颈癌。07既然宫颈糜烂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为什么妇科那么重视这个部位呢?宫颈糜烂部位,也就是鳞柱上皮交界处,是宫颈癌的高发区域。   现有研究表明,宫颈癌是由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所致,但不是说HPV感染以后一定会发展成宫颈癌。由HPV感染到宫颈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CIN)再到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缓慢、渐进性的过程。宫颈癌具有较长的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通常预后良好。08宫颈糜烂对生育有影响吗?宫颈糜烂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不会对生育造成影响。09医院还在治疗宫颈糜烂?如前所述,国内对于宫颈糜烂观念的改变是从08年以后正式写入教材的,但是还有部分偏远地区的医生没有了解和学习到这个新概念,还在诊断和治疗宫颈糜烂。此外,不少患者一听到宫颈糜烂就十分紧张,要求医生给予上药、输液治疗,甚至LEEP、激光术都上,这可能造成过度治疗的情况。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至少应接受一次宫颈防癌筛查,包括H-TCT(宫颈薄层细胞学检查)和HPV-DNA检测(人乳头瘤状病毒分型检查)。综上所述,宫颈“糜烂”不是病,也不是癌前病变,外观正常的宫颈也不等于没有癌前病变。只有做到每年定期进行宫颈防癌检查并及时治疗,才能既不谈“癌”色变,又能防患于未然。本文来源:搜狐健康健康小讲堂眼底照相检查意义:眼底视网膜血管是全身唯一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末梢血管,其状况对全身系统性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的诊断及治疗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乳头、脉络膜等检查,可筛查出青光眼、白内障、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眼底动脉硬化等疾病。欢迎把您感兴趣的话题或问题以留言的方式告诉小编哦!医院体检中心长按识别左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uxiangwu.com/gjmlzz/16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