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丨不是疾病,别再被忽悠
2021-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专治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6171978.html
宫颈糜烂曾经是一个困扰了很多女性的一个疾病,去做体检,几乎是十有八九会被诊断为宫颈糜烂。“糜烂”一词威力巨大,很多妹子一听到宫颈糜烂,脑中已经脑补出“宫颈开始慢慢溃烂、发臭,进而波及整个子宫”的可怕画面。
错误的医学命名
其实,这只是医学名词史上一个大失误。目前国际上,“宫颈糜烂(crvicalrosion)”这个名称已经被取消,我国妇科教材也取消了这一称谓。
我国妇产科学和国际脱轨好多年,在《妇产科学》第七版(冷老西刚好学的是第七版)之前的教材都将“宫颈糜烂”作为一个疾病,有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预防、治疗;之前受教育的都被告知宫颈糜烂是一个病,需要及时治疗。
年第七版《妇产科学》教材出版,其前言部分指出要重视讲授的内容尽可能做到和国际接轨,重视知识更新,已取消“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应该取消“宫颈糜烂”作为疾病的诊断,不过由于知识更新不及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医生诊断“宫颈糜烂”,一个正常生理现象本不应处理而被过度治疗,损害健康。
宫颈糜烂(并非真正的糜烂)究竟是啥?
宫颈糜烂,实际上是雌激素水平波动引起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柱状上皮和鳞状上皮交界区容易受雌激素的影响(如图所示)。女性在青春期之前,卵巢功能没有完善,雌激素低下,柱状上皮就靠内侧些,到了来月经以后,柱状上皮就受雌激素的影响下,更多地朝外侧发展,因此就有更多的类似“糜烂”一样的柱状上皮在宫颈口检查时被发现,绝经以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状上皮又开始退回内方,此时检查“糜烂”也就看不见了。所以,本质上上来说,所谓的宫颈糜烂,实际上是柱状上皮外翻。
过去还将宫颈糜烂按照糜烂程度做了个分级:
轻度,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
中度,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
重度,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其实这种所谓的轻重程度,是柱状上皮外翻的程度不同而已。
是否需要治疗?
“宫颈糜烂”是正常生理现象,是不需要进行任何治疗的,网络上宣传的各种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都是错误的。可恨的是,有医院,打着特效治疗“宫颈糜烂”的旗号来吸引病人,紧接着就是打针吃药、甚至激光、利普刀(LEEP刀)等,一不小心就是上万的治疗费,花了钱不说还损害了健康。
哪些情况需要治疗呢?
当出现疾病时如宫颈炎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可能会出现宫颈口“真性糜烂(上皮组织溃疡、缺失)”。
1、若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发黄、有异味的情况,常提示宫颈炎症,急性宫颈炎通常采用栓剂或口服药物,慢性宫颈炎可能会采用激光、冷冻、微波等物理治疗方法,医院而异;
2、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IN1可随访观察,CIN2-3建议遵医嘱采取干预手段;
3、宫颈癌由于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引起,重在预防,包括对少女和女性进入性活跃期之前接种疫苗及对女性开展宫颈癌筛查。
宫颈糜烂需要定期检查吗?
宫颈的定期检查很有必要,不是为了预防宫颈糜烂,而是为了预防宫颈癌。目前推荐21岁以后有性生活的女性每1—3年进行一次宫颈刮片检查。30岁以前不建议筛查HPV。
妹子们如果再听说自己被检出“宫颈糜烂”,请一笑而过。
爱自己,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