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治疗已曝光医生很多手术无需做,很
2024/12/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当疾病来临,积极治疗无疑是有利于疾病恢复的,但无效治疗、过度治疗反而可能害人不浅,伤钱又伤身。
虽然现在医疗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现在的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无效医疗。
无效医疗不仅会增加一个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还会导致患者产生恐慌心理,如果过度医疗的话,也很容易损伤身体。
无效医疗在如今这个时代是有效存在的,医院的无效住院率高达22.62%,并且无效,住院日也达到了26.88%,同样,无效医疗的费用也占卫生总费用的20%~5%。
什么是“无效治疗”?真的存在吗?现在临床上有很多新名词,比如无效治疗!那么到底什么是无效治疗呢?无效治疗真的存在吗?
无效治疗是指没有解决患者的医疗需求,很多行为并没有治愈效果,浪费医疗资源的同时,还是使医疗服务水平降低,更对患者身心造成伤害。
上海交通大学卫生经济学家马静教授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医院的无效住院率和无效住院日分别达到14.62%和24.88%,其他城市的无效医疗费用也占卫生总费用的15%~0%。
为什么会存在“无效医疗”?医生角色的模糊
医院采取“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政策。医院盈利越多,奖金补贴自然也越多,使得医生角色变得模糊。
很多医生不免会感觉到非常困惑:把治愈患者放在首位,还是把科室盈利放在首位,既能治愈患者又能实现科室盈利的过度医疗,显然达到了两全的优点。
医院都在进行扩建、加床、引进新的高新设备,其背后隐藏着难以抑制的逐利冲动。
患者子女盲目孝顺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如果家中的父母生病,子女非常担心,医院给父母治疗,但是有一些慢性疾病是无法彻底治愈的,子女的心情大家都理解,但是也应该接受现实。
如果给父母过度医疗的话,不仅会导致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下降,还白白浪费了钱。
生活中常见的无效医疗有哪些?1、椎间盘手术
椎间盘突出是很多人都会出现的一种疾病,一般来说医生会建议保守治疗,但是也有一些医生会推荐做椎间盘手术。
不过这项手术的风险是非常高的,而且即便做了椎间盘手术,也不能够使椎间盘直接完全恢复,有一些患者如果出现失误的话,可能从此瘫痪在床,医院当中,即便是医生自身有这种疾病,一般也不会选择椎间盘手术。
2、动不动就输液
输液可以算是一个非常小的手术,很多人在在感冒发烧之后,医院进行输液作为治疗。感冒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现象的话,通过人体的自我修复机制,就可以在7天左右进行一个恢复,甚至都不需要吃感冒药,医院打点滴了。
但是术后的反应极大,医院现如今已经停掉了输液门诊
其实输液期间需要住院也是医生为大家的安全做考虑,输液的不良反应会容易使身体损伤很大。
所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要对自己身体的信号大题小做。不需要吃药不需要手术的病情,我们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就可以了。不要去做过度治疗无效医疗的事情
、心脏支架
如果是心血管堵塞达到70%以上,医生才会安排做心脏支架手术,而且还需要进行患者的病情考量。
但是在我国心脏支架的使用率非常高,已经达到了12:1。而且有一些是不该放置的支架,这也出现了明显的过度医疗。
对于没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即使有循环阻塞,也不影响正常生理,不需要放置支架。许多心绞痛患者可以被药物或其他治疗完全抑制,不需要心脏支架。
4、肺结节
像肺结节通常来说95%以上都是良性的,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伤害,而在患上肺结节的情况时,如果在进行CT检查时发现结节的问题属于良性的。
并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只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即可,这样可以避免病情的恶化,所以像一些手术治疗也是在确定情况发生实质性病变的问题时,才进行手术治疗。
想要更好的避免这些情况出现,我们就得要提高自身的免疫系统。就算是出现一些疾病。
日常生活当中也不要过度的迷信名医,有些院士也可能是细分领域的大专家,在细分领域之外,他们可能还不如某些主治医师。
阅读延伸——这2种病其实没必要治
骨刺
骨刺也叫骨质增生,是人体对关节负重老化的表现,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
所以,如果检查出骨质增生,先不要慌,没有不适症状就没有治疗的必要。如果出现疼痛、肿胀、行动不便等症状,就要积极治疗。
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也被称为“假妇科病”,因为它并不是病,而是一种病理现象。
轻度的宫颈糜烂不用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或者对正常的生活、生育造成影响的,应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