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雷达精准揪出肿瘤君

2023-4-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恶性肿瘤就像无声杀手,初期往往没有症状,一旦有了症状,往往就是中晚期,因此,治疗肿瘤的关键在于早发现。如何能火眼金睛洞察先“疾”?医院引进的癌症诊断神器——PET-CT,有助于指导医生将肿瘤“扼杀在摇篮里”。经省卫健委严格审批、准予配置,年,医院投资引进并投入使用PET-CT。PET-CT中心开展对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的PET-CT诊断和健康体检等,在肿瘤的早期发现、良恶性鉴别、肿瘤分期及评估疗效等方面具有其它影像设备不可替代的优势。

速度更快成像质量更好

“PET-CT在肿瘤诊断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就像‘肿瘤君’身上的GPS追踪器,无论是用于精准定位肿瘤位置,帮助医生确诊,还是让治疗后的患者更直观地看到疗效,都能派上用场。”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王志军介绍,PET-CT是正电子放射断层和X线计算机断层组合而成的多模式成像系统,由PET和CT两部分组成。医院购置的PET-CT配有数字化芯片探测器,在硬件平台、重建算法、软件应用等方面均达到业内领先水平,是目前扫描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成像质量更好的机型。

60岁的李先生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部、左侧腋窝下淋巴结肿大,全身无力,肿大的淋巴结处伴有明显疼痛。李先生来医院就诊后,经过PET-CT精准定位检查,王志军进一步明确诊断李先生为恶性淋巴瘤伴多器官广泛浸润,分期晚、病情重。多学科专家针对李先生的病情进行会诊,制定出详细的治疗方案。

“传统的超声、CT、磁共振等检查方法大多在疾病发生到‘形态改变’这一阶段时才能发现,因此无法做到‘早期诊断’。”王志军介绍,每种疾病都会经历从基因突变到代谢异常,直至形态改变的发展过程,PET-CT能够进行全身多器官组织的肿瘤代谢显像,在早期发现肿瘤的原发、转移和复发病灶方面,堪称追踪肿瘤的“生命雷达”。

“火眼金睛”找肿瘤

“很多患者在抽血检查时发现体内肿瘤标志物含量提高,但患者身体没有任何症状,医生无法确定肿瘤的位置。如果没有PET-CT,医生必须采用胃肠镜、B超、CT、磁共振等检查项目确定肿瘤位置。”王志军说,而应用PET-CT,虽然单笔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但提升了治疗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让患者不用在多个科室逐项检查,为患者节省了不必要的检查费用,更重要的是从病魔手中抢到了时间。

年过七旬的马女士前段时间做了抽血检查,发现肿瘤标志物CA增高至U/ml(正常值0-39U/ml)。肿瘤标志物升高,是不是患了癌?在家人陪同下,马女士来到医院进行PET-CT检查,发现右侧肝叶有一约5厘米肿块,诊断为肝内胆管癌。所幸未到晚期,医生为其进行了手术,病理结果确诊为肝内胆管癌。得益于PET-CT的精准定位,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也对医院的先进设备给予充分肯定。

王志军说,还有一部分患者已经确诊患有肿瘤,通过PET-CT可以确定肿瘤的分期、分级,使患者得到最佳治疗方案,最大限度节省治疗费用。对于治疗后的患者,PET-CT还可以及时对疗效进行监测,查看有无残余肿瘤组织,鉴别肿瘤的复发与坏死。

“PET-CT真是火眼金睛,困扰我两年的肿瘤一下子就找到了。”从外地赶来文登作检查的梁先生表示。两年前,他在单位体检中查出颈部转移瘤,经多次检查一直未找到原发灶。近日,他预约了医院的PET-CT检查,精准找到了发病的“元凶”。

多种疾病均可鉴别

王志军介绍,除了肿瘤检查外,PET-CT还适合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病、痴呆症、帕金森病的检查和疗效评估。目前,PET-CT心肌代谢显像是判断心肌梗死后受累心肌是否存活的“金标准”,为心梗患者是否需要冠脉支架手术提供客观依据。

PET-CT还可用于健康人群的防癌体检。癌症的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常规体检项目很难发现,等症状明显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PET-CT可以及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进而提高肿瘤的治愈率。

“40-50岁是肿瘤的高发年龄,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如果有肿瘤家族史,经常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或患上有较大可能发展、转变成癌症的疾病和病变,如黏膜白斑病、宫颈糜烂、乳腺不典型增生、乳腺纤维腺瘤、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残胃、皮肤慢性溃疡、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所致的结节性肝硬化等疾病的人,最好定期做防癌检查,及早发现肿瘤。”王志军介绍。

PET-CT辐射剂量大吗

PET-CT检查时是否存在辐射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对此,王志军解释,PET-CT的放射辐射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放射性显像药物,辐射剂量轻微,并且衰变和排泄极快,一般2至3小时大部分即可排出体外,另一部分是CT辐射,但PET-CT中使用的CT为低剂量CT,两部分加起来,做一次PET-CT所受到的辐射不高于一次腹部增强CT的辐射剂量。因此,PET-CT的辐射剂量是非常低的,远低于国家及国际限定标准。

威海晚报记者时红红文王晓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uxiangwu.com/gjmlby/186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